关于开展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规划教材建设立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管理员 2025年05月07日 11:01 浏览次数:

各教学单位:

为满足新形势下教材建设要求,着力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精品教材,推进我校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规划教材建设立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教材建设文件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教材建设质量,推进我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立项原则

1.思政融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融入教材,强化“课程思政”进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精品打造。以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优秀再版教材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我校学科专业特色、能够代表学校教材建设水平、使用效果良好的精品教材。

3.创新驱动。对应我校一流专业和“四新”专业建设要求,体现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最新成果,鼓励与其他高校、教师或企业优秀人才合作编写教材,并在教材中融入学科新进展、行业新经验、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内容。

4.特色鲜明。突出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鼓励有优势、有特色和有历史传统的学科专业编写教材,将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转化为教材优势,引领国家相关专业发展。

三、申报分类

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按纸质教材、数字教材两类立项建设。

1.纸质教材:纸质教材按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建设,以新编教材、修订教材两种形式申报。

(1)新编教材:大力扶持编写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关键专业教材。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本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助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一批立足地方、贡献地方、服务地方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教材需融入互动式的数字化内容,打造新形态教材。

(2)修订教材:着重支持编写对高校使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师生认可度高的优秀教材。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材建设梯队,创新编写理念,更新内容形态,培育和打造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创新性的经典传承教材,不断提升经典教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修订教材须增加与学习者互动的数字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形成新形态教材。优先支持国家级规划教材、省部级规划教材和优秀再版教材的修订。

2.数字教材:重点支持数字教材建设。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教材呈现方式,提升教材新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数字教材为引领,建设理念先进、规范性强、集成度高、适用性好的示范性新形态教材,探索构建灵活、开放、规范的新形态教材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结合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实现所有教学环节在一个场景里完成。数字教材建设按传统经典教材数字形态建设、高水平课程的数字形态建设、数字教材建设培育项目3类申报。

(1)传统经典教材的数字形态建设。对我校入选历届国家级规划教材及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项的经典教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

(2)高水平课程的数字形态建设。对我校国家级一流专业以及入选国家级线上、混合、虚拟仿真一流本科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数字化教材建设工作。

(3)数字教材建设培育项目。为加速学校教育信息化步伐,本项目依托众多出版社推出的数字教材出版平台免费建设服务而设立。本项目遵循先建设后立项的程序,待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后,教师可向学校申请立项,学校将对提交的数字教材建设内容进行评估,择优立项。

四、申报条件

1.申报立项建设的教材必须是适用于我校本科教学需要的主体教材。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各类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学术专著、教学参考书、教辅用书、培训类教材,译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教材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引进的国外教材(含翻译教材),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图册、活动手册等不在建设范围内。同一课程的纸质教材的分册(如上、中、下册等)不单独立项,可合并申报。

3.教材第一主编须为我校在职教师,纸质教材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承担本课程教学工作至少三年以上,数字教材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新兴学科、紧缺专业可适当放宽要求。教材编写人员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教材编写工作。

4.申请人每年只允许申报1项,有教材立项尚未结项的,本次不予立项。

5.锤炼精品教材,鼓励和支持与时俱进修订学校经典教材和特色教材。修订教材须在2023年以前已经公开出版。重点修订原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以及其他教学使用反应较好的优秀教材。

6.立项建设教材应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能够跨校、跨区域多所院校及企业联合编写,且能在或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行业顶尖出版社立项建设的教材。

五、建设要求

1.教材编写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东北农业大学教材管理办法(修订)》等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2.各教学单位应将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确保一流专业对教材立项和出版的要求,满足“金课”建设的配套要求。

3.立项教材须结合教材特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教材编写者要紧密结合学科专业自身特点,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龙江“四大精神”等相关育人要素合理融入教材设计,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要能够立足实现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做到内容准确、思路清晰,切实实现教材育人功能。

4.数字教材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数字化教材的内容呈现形式、教学交互方式和学习评价模式。实现混合媒体一体化编排设计,文字、图片、语音、视频、3D在一个场景里沉浸式学习;实现学生可以通过音视频、文字、照片、标记、笔记和知识点随时扩展到互联网学习,使用数字教材随时可以发起讨论和笔记分享,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与全国学习同本教材的学生分享交流;实现学习行为跟踪大数据特征,使用数字教材的学习进度和时长等学习行为可被记录,用于开展教学分析与评价;实现跨平台跨终端大小屏适配技术,一次制作、一次发布、跨平台使用,全面支持麒麟系统\PC\Android 平板\Android手\iPhone\iPad等数字设备。

5.入选教材须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出版社中选择意向出版社,总数不超过2个。

6.教材立项后,原则上必须按批准文件公告的名称、内容、意向出版社出版,不得擅自变更。

7.教材的编写(或修订)工作,实行主编负责制。对于双主编教材,一般由第一主编负全责。第一主编应由我校学术造诣深的专家、教授或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担任。

8.须构建结构合理的编写团队。申报重点建设项目和数字教材建设项目,参与编写的单位需达到8家以上,其中至少包含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申报一般建设项目和数字教材培育项目,参与教材编写的单位不少于5家,其中至少包含2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材团队成员的选拔应依据其在学术领域的专业成就、教学经验、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原则上应以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为主;为保持教材的现代化和前瞻性,应合理安排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

9.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知识产权、版权及使用权的规定,整章节抄袭、擅自更改更换版权和使用权而引起的法律争端,由教材主编个人承担。

10.本次教材项目结题时间一般为1-3年。教材自批准立项6个月内需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

11.对于符合以上条件,已纳入其他各级规划教材但未出版的教材建设项目,申请人可根据本年度项目要求进行项目申报。

12.3年建设期满,各项目须完成教材的出版,教材选题不能按期完成的,主编应在约定的结题验收前3个月提交项目延期申请,由所在教学单位及相应出版单位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项目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13.各教学单位教授委员会负责对教材的编写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编写任务能够按期保质完成。未完成上述工作者,收回前期已拨款项。

六、申报程序

1.各教学单位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保质保量做好本次申报工作。学院党委负责本单位教材的推荐工作,推荐的候选教材须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党政联席会通过并排序后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期3天。

2.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申请立项教材进行评审,择优立项。

3.教务处将对评审立项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七、材料报送

1.附件1纸质版和电子版;修订教材需额外提交修订说明、修订大纲及出版社出具的使用情况证明(附在申报书后),同时提供原教材1部;新编教材须额外提供编写大纲(附在申报书后);数字教材,需提供现有的数字资源(以优盘形式报送)。

2.附件2(学院排序并盖章)纸质版和电子版。

3.请各学院于2025年5月20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我们将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续工作。

请各学院和相关团队能够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教材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联系人:刘老师、迟老师                              联系电话:55190279




                                                               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2025年5月7日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5年度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的通知


Copyright © 2020 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教务处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