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应用场景下东农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综合教育改革新范式
管理员 2025年04月28日 16:43 浏览次数:

从黑土地的深耕细作到农业科技的全面推广,从传统农耕模式的转型升级到智慧农业的蓬勃兴起,中国农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教育、科技与人才的有力支撑。我校作为扎根龙江大地的农业高等学府,自建校以来,历经艰辛,一路奋进,其发展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频共振,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然而,在农业科技迭代加速、产业需求日新月异的当下,面对全新的技术挑战、市场需求以及社会期待,如何构建高质量农科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现代化大农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成为亟待深入思考的关键命题。在此背景下,一场聚焦教育初心、探索创新路径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正式启动,旨在为本科教育未来发展精准定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引与人才支撑。

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启动会上,校长刘竹青代表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开展大讨论,围绕以下五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其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处在系统性重塑的临界点。从国家发展阶段来看,新的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适应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教育形态,倒逼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这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大讨论应运而生。其二,审视一所高校最为显著的成就,在于持续、稳定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学校应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明确 “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核心目标,将 “立德树人的成效” 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其三,东农肩负着构建高质量农科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东北三省一区唯一一所 “双一流” 农业高校,处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学校必须瞄准现代化大农业主攻方向,着力培养具有东农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家和区域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其四,学校虽有优良的人才培养传统和成就,但在发展进程中短板与差距依然明显。全体东农人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开展自我革新。不仅要低头深耕本职,更要抬头放眼世界,深刻认识到未来本科教育需要积极思考的方向、着力践行的举措以及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其五,依托现有工作基础、教育能力和办学条件做好本科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责任。身处现代化大农业应用场景之中,我们如何将其转化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效能,这不仅是学校在农业 “双一流” 高校中彰显独特优势的关键着力点,更是为现代化大农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黑龙江这片沃土正孕育着无限生机与希望。东北农业大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坚定的决心和创新的思维,协同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农业高等教育的“东农范式”,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与动力,为我国农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助力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的伟大目标!


下一条:我校获批生物育种技术新农科专业


Copyright © 2020 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教务处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