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深入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教高司函〔2021〕19号),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和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黑教发〔2020〕84号)文件要求,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修订)》(东农教字【2020】41)号文件),全面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好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作用, 发挥好专业课课堂“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继续组织开展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具体事宜如下:
一、建设范围
申报课程须为现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且至少开设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本次遴选项目具体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外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军体类课程、数理化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三类,项目申报者应根据三类课程的不同属性和功能定位,分别制定课程建设内容与实施方案。
二、建设要求
(一)总体要求
1.“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合各门课程知识体系,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龙江“四大精神”、“五色”教育、东农精神和历史文化教育等;在授课过程中宣传我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农”教育课程。
2.相关“知识点”的融入要经过课程团队共同商讨,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要与专业知识自然结合,要使学生真正喜爱、真正接受、内化于心。
(二)分类建设标准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理工、农学、医学、艺术等七大类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大类课程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重点;《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中结合我省实际,对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和分类推进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各位申报教师要根据《纲要》和《方案》要求,结合不同学科门类、不同类型课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科学挖掘各类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上不要求大求全、面面俱到,努力做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科学、特色鲜明,实现育人育才相统一。
1.公共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思想政治类课程应深化思政类课程教学改革,重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体育类课程应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类课程教学应注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2.专业教育课程: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课程应重点强化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应重点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教育。
3.实践类课程:专业实验实践课应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三)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教学内容应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应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建设团队要求
1.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应为申报课程的主讲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工作,且必须已完整讲授1轮次以上。
2.项目负责人有责任聚集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项目并共享项目成果。
3.项目参与人(包括负责人)在表中应按承担项目工作的内容先后排序,一般不少于5人。
(五)项目核心验收指标
1.编写试点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撰写不少于5-8个典型教学案例;开展1次以上公开课堂教学;发表课程思政相关教学研究文章。
2.申报立项项目承诺入选后连续建设不少于两年并不断改进,建设和改革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示范,发挥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建设周期与经费
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2022年5月—2023年5月),经费为5000元/项。
三、申报和推荐
1.各学院(部)对课程有关信息及课程负责人填报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核,择优推荐,并于附件2中标注清楚课程在所在类别中的推荐排序。
2.2018年至今已立项建设的校级课程思政项目此次不再重复申报。
3.各学院(部)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特色,统筹规划本单位“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方案,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申报与遴选推荐工作,学院党委要对申报项目参加成员和课程内容进行政审,严格把关,共同推动学校“课程育人”新局面。
4.请各学院(部)于2022年4月29日前,将申报书(见附件1)和汇总表(见附件2)的电子版(word版)发送至neaujyk21@126.com,纸质版一式两份以学院为单位报送到主楼547室(教学管理科)。
联 系 人: 牛海燕 张力英
联系电话:15045858049 55190355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教务处
2022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