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根据《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学会〔2025〕12号),省教育厅决定举办第五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为此学校将根据省厅下发省赛名额和校赛成绩推荐相关教师参加省赛及国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标
紧扣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目标,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赛训一体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赛训一体化平台、展示交流平台、改革示范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
二、参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赛道为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三、参赛对象
(一)省赛
本次省赛分8个赛道(见附件)。参赛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1-7赛道:
1.面向全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军队院校)在职教师(含研究生导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2.非前四届大赛省赛特等奖、一等奖主讲教师,非第四届大赛省赛二、三等奖的主讲教师。
3.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往届省赛一等奖主讲教师应参加新职称组别的省赛。
新教师赛道(第8赛道):面向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2022年3月1日后入职),年龄需在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主讲教师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1轮及以上。
(二)国赛选拔赛
本次国赛选拔赛分7个赛道(见附件)。参赛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1.第1-6赛道:面向前三届大赛省赛特等奖、前四届大赛省赛一等奖和第五届大赛省赛一等奖主讲教师。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2.第7赛道:面向第四届和第五届大赛省赛一等奖主讲教师。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其中至少有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须达到2年及以上。
3.第1-7赛道:非前四届大赛国赛一等奖主讲教师,非第四届大赛国赛二、三等奖主讲教师。
四、大赛实施
大赛采用院赛、校赛、省赛、国赛选拔赛四级赛制。以国赛选拔赛高位选拔、省赛驱动牵引、校赛中坚支撑、院赛扩面拓展,推进赛训一体化,整体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国赛选拔赛
国赛选拔赛设网络评审、现场评审两个环节。国赛选拔赛参赛材料提交时间与省赛一致,网络评审和省赛同步进行,现场评审拟于省赛现场赛后进行。
省赛
教育厅将根据各高校校、院两级赛训质量、覆盖率和组织情况,确定推荐省赛名额,学校将根据省厅下发省赛名额和校赛成绩推荐相关教师参加省赛。
省赛设网络评审、现场评审两个环节。各高校推荐的参赛教师(团队)的参赛资料,在4月11日前上传到大赛报名系统。省赛现场评审于网络评审结束后即开展,地点在东北林业大学,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五、其他事项
(一)各学院要充分调动院系和教学团队主观能动作用,做好参赛教师推荐工作。将参赛教师选拔与备赛作为全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载体,构建教师倾心投入教书育人、用心强化教学能力、全心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环境。
(二)各学院要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有以下情形者不得参赛:有学术不端或者师德失范行为的;在政治、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有违法、违规、违纪情况的。
(三)参赛教师(团队)应保证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大赛组委会不受理参赛相关事宜,相应责任由参赛教师(团队)及所在高校自行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取消申报人本年度所有高等教育教学省级项目参评资格。
(四)参赛教师(团队)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团队)姓名、所在高校及院系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上述情况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产教融合赛道行业企业信息不做硬性要求。
(五)涉密课程应做脱密处理后参赛,无法脱密不建议参赛。
(六)省赛和国赛选拔赛采用全国赛平台。全国赛大赛网址:http://nticct.cahe.edu.cn。
六、工作联系人
联系人:李芳
联系电话:0451-55190336
联系邮箱:neaujshfzh@126.com
教务处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