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我校在主楼532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及专业招生计划制定论证会。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部分成员和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宋珲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杜国明主持。

会上,电气与信息学院教学院长李晓明从专业建设与招生就业现状、同行院校专业调整趋势以及学院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等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停招理由与必要性;由于农业电气化专业计划停招,电气类同步取消大类招生。
在招生专业(类)调整论证环节,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宁玉翠从学科差异与人才培养需求、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需求以及一流专业建设与认证等维度,详细说明了取消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大类的具体原因;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系专业负责人杨爱峥基于专业属性分析和同类院校调研结果,清晰地阐述了水利类专业的调整思路。与会专家针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为专业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理学院应用化学系专业负责人刘豫龙就应用化学专业学位授予门类由“工学”调整为“理学”进行了严谨的论证汇报。教务处副处长牛海燕汇报了2025-2027年学院拟开展相关专业论证及拟开设微专业情况。
在本科专业招生计划制定专项论证阶段,杜国明系统地介绍了2025年学校专业优化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总体情况。目前,我校现有本科专业76个,含新增专业生物育种技术,2025年实际招生专业69个,植物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暂停招生。
专家组对2025年学校总体专业招生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确定2025年学校招生专业大类13个,计划招生人数为6341人,落实计划6300人。此次论证会为学校2025年本科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制定和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