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的通知》(教就业厅函〔2025〕5号)及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和‘微专业’设置申报工作的工作提示”(附件4)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组织开展“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紧密对接产业需求
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围绕黑龙江省“双千”计划确定的急需紧缺产业领域(附件1),结合我校学科特色,加快设置对接智慧生态与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商务贸易等产业需求的“微专业”。聚焦社会需求与学生职业发展,科学设计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精准化、模块化的能力提升路径。
2.关注重点专业所在学院
“红黄牌”提示和2024年度去向落实率低于50%等就业质量不高、社会需求减少相关专业点所在学院,要为所在专业有需要的学生至少提供一个“微专业”方向供其选修。
3.自主创新申报
可结合国家战略、区域产业和市场需求,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按程序申报,自主开设建议方向以外的“微专业”。鼓励开展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联系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微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目标清晰,专业特色鲜明,具有明确的专业建设思路与时间安排。
4.建设条件保障
微专业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熟悉本专业发展方向,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团队教师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协作紧密,能积极参与微课程建设与管理,主动开展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
每个微专业需开设核心课程4-7门,总学分控制在15学分以内,每门课程原则上为2-3学分。开设微专业的教学单位能从政策、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具有较完善的管理团队和制度。
二、工作安排
1.学校将统筹校内外教学资源,保障“微专业”开设所需的师资队伍、经费支持、教学用房等办学条件。
2.请各教学单位根据申报要求规范做好组织推荐工作,认真填写《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附件2),内容涵盖微专业基本情况、教学团队情况等,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其中,微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分析(500字左右)、微专业简介(800字左右)、课程体系设置情况(500字左右)、建设条件保障(500字左右)等板块应详细阐述。
3.省教育厅对学校推荐的“微专业”审核通过后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入库。汇总入库的“微专业”才可查询认证。完成“微专业”学习后,学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认证,具体查询时间及方式另行通知。
4.5月9日下班前以学院为单位统一提交加盖公章纸质材料至教务处教学管理科,材料包含《“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一式一份)、《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一式一份)和相关附件材料(一式一份),并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亨 王蕊
电 话:55190684 55190355
邮 箱:dnjxgl@neau.edu.cn(东农教学管理)。
教务处
2025年5月8日